訂婚禮俗

A、訂婚禮儀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在法律上婚姻雖不以訂婚為形式條件,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其過程如下:

(一)聘禮:
通常男方的聘禮為「六件禮」,若女方比較講究,則可能會要求「十二件禮」。其中,所謂的「六件禮」是指:
1.合婚餅(盒仔餅或西餅)
2.禮餅(芝麻餅)
3.米香
4.禮香炮燭
5.桂圓米糖
6.聘金:(聘金分大聘、小聘數額應為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女方大多收小聘)、首飾、布料。
隆重的「十二件禮」,則再增加
7.鮮花與洗手雞
8.半隻雞或豬腿一隻
9.酒
10.麵線
11.四色糖(冬瓜糖、巧克力、冰糖、桔餅)
12.活公雞、活魚各六隻亦有人將新人由頭至腳所有用品,如鞋、衣、金飾......湊在十二禮之中。

〈二〉家祭:
男方在出發往女方家之前,要先在家中行祭祖儀式,將納聘所用之盒仔餅(西餅或大餅),陳列一對在祖先神祇前,然後上香祭告列祖列宗,請祖先保佑這段姻緣美滿幸福。

〈三〉貢禮官及下聘人數:
貢禮官即俗稱為「押箱先生」,人數成雙,由男方家之年長親朋擔任,而納聘車隊一般為六輛。

〈四〉納采:
1.迎喜禮:男方納聘車隊到達女方家時,男方家須燃放鞭炮,女方家應燃引連炮相迎,並由新娘兄弟或晚輩一人替新郎開門,並端洗臉水讓新郎洗手、擦手,新郎應回以紅包答謝。
2.接喜禮:媒人請男方家長將聘禮點交於新娘父兄。
男方納采人群進入女方家,此時媒人介紹雙方家長及親友互相認識,並講些吉祥話,增添喜氣。

〈五〉受聘:
1.點喜禮:由女方家敦請一位福壽雙全的長輩,在列祖列宗神祇前進行點燭之禮。
2.祭祖禮:女方家長燃香、獻餅及獻禮之儀式,然後開始訂婚儀式。
3.引介禮:準新娘由媒人或福氣高的女性長輩陪同,捧「甜」茶獻請前來納聘之男方親友,並由媒人一一介紹親友。
4.喜福茶:待甜茶飲畢,新娘會捧出茶盤收杯,而男方親友應將紅包與茶杯同置於茶盤上。
5.文定禮:壓茶甌之後,準新娘由媒人奉出,坐於大廳中一高腳椅上,腳上墊一小圓凳,新娘坐穩之後,新郎就取出繫有紅線之金戒及銅戒,套於新娘右手中指,象徵「永結同心」。之後,新娘也要替新郎套一枚金戒子。
6.鳴炮:訂婚禮至此已算完成,因此,女方應放鞭炮,以示慶賀,而雙方則互相道賀結為親家。
7.訂婚宴:女方設宴款待男方來客,但男方要付給女方壓桌紅包禮。
8.回禮:宴畢,男方應儘速離去,而女方亦應回贈幾項禮品,如新郎衣料、領帶、領夾、皮鞋、皮帶...等,並請男方析回幾盒禮餅及香燭炮一份。同時,走時切忌說"再見"。→下聘之事豈可來第二回。
9.祭祖先:男方回家後,要行告祖禮,告之已完成行聘納采之事宜。

 

B、訂婚典禮日男女雙方具備禮俗參考表

 

(一)女方給男方的紅包禮(單位:NT)
*以吉祥數目且為雙數為宜(如240、360、1200)

1.貢伕禮:不用車送採用二人摃一箱二人氣派好
2.車伕禮:送給載訂婚禮品者
3.賀禮官:送給押箱先生紅包

(二)男方給女方紅包禮(單位:NT)
*以吉祥數目且為雙數為宜(如240、360、1200)

1.相見禮:準新郎對長者或小孩輩見面禮
2.吃甜茶:男方每人一份,主婚訂婚人應包大禮
3.舅仔禮:送給準新娘弟妹未婚者,已婚者免送
4.端臉盆禮:送給端臉盆者
5.端茶禮:送給引導準新娘捧茶之好命婦人
6.點燭禮:送給舅舅點蠟燭祭祖的紅包
7.拔面禮:送給準新娘化妝禮
8.捧瓶禮:送給斟酒者的紅包
9.端菜禮:送給端菜者的紅包
10.廚師禮:訂婚日喜宴送給大廚師禮
11.訂婚桌禮:男方送女方壓桌禮

 

泰頤小編說:

以上是現行一般訂婚禮俗,提供當事人做為參考,

主要應當事人本身的心意及視經濟情況而定唷~

arrow
arrow

    泰頤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