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盒

訂婚女方回禮之一。棉花代表『乎恁夫妻感情棉棉』〈台語〉,麻繩代表『乎恁夫妻生活麻麻』〈台語〉,麵線代表『兩姓合婚』,木炭〈台語〉『開枝散葉』,種子代表『中子』─ 快種下孩子,也有五穀豐收之意,緣錢粉代表新娘與男方家族的結緣,並帶來財氣。

 

連蕉芋仔

訂婚女方回禮之一。連蕉代表花開並蒂,夫妻連心,如〝蕉〞似漆;芋仔代表『新郎有好頭路,新娘快大肚』〈台語〉之意。

 

犁頭生

南部訂婚女方回禮之一。代表『緊乎新娘生雙生』〈台語〉,奕可用生鐵片或釘子代替,取其『乎新娘緊來添丁』〈台語〉之意。

 

火籠

訂婚女方回禮之一。為古早時代,冬天暖床用;另一個用意,祝福『夫妻兩人感情濃烈,人丁興旺』。

 

線尾袋

訂婚女方回禮之一。與針、線、皮尺作搭配,袋內並須包個紅包,以討個吉利。

 

下敢叢

訂婚女方回禮之一:此為古禮,盛放線尾袋針、線、皮尺等物品。

雙喜字

訂婚女方所準備的回禮之一。內放緣錢及紅包,意思與古禮的子孫肚一樣。

均為祈祝新郎金銀滿肚,好讓『新娘快大肚』〈台語〉。

 

檳榔盒

訂婚或結婚時女方回禮之一〈客家人習俗〉。

 

 

門楣八仙彩

婚嫁時,女方在大門或陽台上須懸掛有八仙圖案的應景禮俗用品。

 

菸盒組

新娘出嫁當天的陪嫁物品,包含菸盒、菸灰缸、香菸,盤成一套:台語的『菸』與『婚』發音相同,都是『合婚』的意思。

 

針線盒

結婚當天新娘的陪嫁物品之一:由小化妝鏡台、針線盒、尺、剪刀為組合。

 

稻穗

新娘出閣時,由新娘的阿嬤或好命婦人把未去殼的稻米束插飾在新娘的頭髮上,祝福新娘日後多子多孫。

 

錢袋

搭配『肚兜』用的禮俗用品:新娘阿嬤需在錢袋中放個紅包,或放金元寶、戒子,意指新娘過門,富貴滿門』。

 

婆婆花

結婚當天,新娘回禮物品:新娘送給準婆婆頭戴的紅花。

 

子孫桶

結婚當天,新娘的陪嫁物品。由塑膠澡盆、洗臉盆、尿桶組成,再搭配各地區禮俗差異,所需加入的新娘日常盥洗用品,在尿桶內,需放個紅包,給提子孫桶的長輩討個吉利。

 

肚袋

又稱『子孫袋』。訂婚當天女方回禮之一,袋內需放紅包,意思祝福新郎能金

“精”銀“人”滿堂,通常需與文定盒組合使用。

 

竹籠雞

結婚當天新娘陪嫁物品之一:古早時代,是將公雞、母雞裝在竹籠內,隨其它陪嫁物品到新娘夫家後,新婚夜即放在床下,隔天早上,再將雞放出看那隻雞先跑出來,便可預測新娘第一胎是生男或生女。

 

甘蔗雞

又稱『帶路雞』:結婚當天或歸寧當天女方家長需準備的禮俗用品。俗語『手提帶路雞,新娘好起家』〈台語〉,甘蔗代表『夫妻布布高昇』,竹子代表『新娘冰清玉潔』,椪柑代表『新娘緊澎肚,乎恁大吉祥』〈台語〉,菜頭自然代表著『好彩頭』之意。

 

甘蔗

結婚或歸寧〈回門〉時女方須準備的禮俗用品。結婚時使用於新娘上轎前甘蔗即須加掛於新娘甘蔗即須夾掛於新娘禮車車頂,甘蔗頭向車頭:若使用於歸寧,則為新娘與新郎回女方家午飯要回程時,準丈母娘準備物品給新人的回禮之一。

太師椅

訂婚當天女方家長所準備,在新郎新娘交換戒子時新娘所需做的『椅頭仔』〈台語〉。需準備高腳椅及矮腳椅各一;高腳椅為新娘坐椅,新娘雙腳則須擺放在矮腳椅上。塑膠、木椅、竹椅或藤椅均可為太師椅材質 ─ 太師椅形狀需圓對圓或方對方成組一致。

arrow
arrow

    泰頤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